地 址:重庆北碚北碚区保贞庵515号 电 话:038-27341597 网址:36hu.buihuuhung.com 邮 箱:868372431@515.com
”“曆史告訴我們,隻有交流互鑒,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。
其實,這部小說整體上而言是一部悲劇內核的小說,尤其是書中的幾位主角,各自的遭遇在別人看來極為羨慕,但卻不是他們自己所想要的。而書中幾位主要角色的民族也是不盡相同,今天,我們來看一看他們各自的民族最後的結局怎麽樣了。
首先說第一人物喬峰,他身為契丹人卻生長在宋朝的環境裏,這讓他深愛著宋朝的一草一木,但民族的身份讓他不能輕易傷害契丹人與大宋百姓。他在這種矛盾中,最後為了兩國百姓的安寧而自殺讓人心痛。而契丹在宋朝時不斷侵擾宋朝,而此時的宋朝內憂外患,已無力反抗,致使契丹族不斷壯大。
但是好景不長,宋朝滅國後,元朝的崛起,是蒙古大軍踏遍四方,契丹在這種攻擊下同樣無力抵抗,很快就被消滅掉,僅剩一些殘餘的人口也流落四處,契丹也就消失了。而身為大理段氏皇族的段譽,其父親在小說裏可謂是情場高手,一個個貌美的女子相繼成為他的女兒,讓段譽近乎崩潰。
但是在正史裏,段正淳是一位很有能力的皇帝,他不僅解決了朝廷上大臣專權的隱患,更是愛民如子,將國家治理的一派安寧。
但是後期,他的幾個子嗣為了皇位互相爭鬥,使朝廷上下一片亂,而段譽不堪忍受這種狀態,獨自去出家了。這個古老的國度,似乎懸掛在俠客們那一柄銀光閃閃的長劍上,和由這長劍反映日月所搖起的浮光掠影的玄思中。
屈身在武俠的曆史中,某些人生態度便從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裏,向現實世界中快樂或者痛苦的人們伸展著觸角。金庸說:“我覺得人生永遠美滿的似乎不太可能,就算最後圓滿,茫然的感覺也在所難免,一切目的都達到了,還是很空虛的。
於是我們也可以品味得出,中國的悲歡苦樂往往是交織著茫然了。”所以金庸給了他的人物兩種結局,一種是死,一種是歸隱。